伏暑-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吴匊方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李X 男 12岁 1955.8.27 发热,午后热甚,无汗益炽,时或肢凉,神情呆钝,夜寐呓语,便溏口干,白瘖不透,舌尖微红,苔白而厚,脉濡缓滑,此暑湿伏邪为病,而表气不达,拟宜化祛邪,冀仍从表出。 复诊:前方两剂,白瘖透达,身热悉退,舌苔白滑,舌尖红绛,脉软而小数,病邪虽退,然末净尽,恐午后仍有微热来潮,宜轻剂清宣。 三诊:白瘖续透,身热仍觉不扬,益伏暑之邪蕴于肌络,邪末透净,正气抗拒相持,则身热不得退清,改宗叶氏方加减。 四诊:白瘖续布,弥漫益多,此邪从表达之象,身热汗出,咳逆,便溏,脉濡小数,舌本红,舌苔黄糙,盖伏暑之邪层层透化,有如剥蕉抽茧,仍宗叶氏方。 五诊:白瘖满布,遍及下肢,便溏溺浑,午后蒸热,天明汗出乃退,舌微赤,苔黄糙,脉小数,仍属病邪达而未透,盖湿温伏暑,须逐渐退化,难期速功也。 六诊:身热已清,白瘖露布,舌苔薄黄而燥,便解溏薄,汗出,脉缓,此病邪从表透达,元气渐复,消化振作,即为邪退正复之象,然当慎其口服恐防再发,切要。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16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