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病案三

年代:未知
医家:李统华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王×,女,20岁,郑州市,社会青年。1974年10月20日来诊。自述哮喘发作已10年,几无安宁之日。曾多次住院抢救治疗。服参蛤散喘逆加剧,服蛤蚧酒遍身出荨麻疹。16岁时月经来澜,经前必腹痛腹泻。有时注射杜冷丁,腹痛亦莫能止。待腹痛腹泻方止后,全身出现尊麻疹,继而月经来潮,喘逆加重,而荨麻疹又逐渐消没。为控制病情发作,曾去江南诸省,而喘加重;去黄河以北,不服药物喘即自止;在郑州则哮喘终年不断。每日需服氨茶硷三次,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必须随身携带,以便随时使用。夜间睡眠时,每半小时闷醒一次,即喷雾一次。自感吃姜、辣椒、韭菜或油腻之食物,常加重病情。口燥咽干,痰粘稠不易咳出。脉滑数。舌红苔少。分析:辛辣厚味,资生痰热,痰热上干,肺失清肃,故为喘逆。痰热下趋大肠,则腹痛腹泻。溢于肌肤,则生斑作痒。其经血将临,痰热炽盛,是以喘逆加剧。月经来潮,痰热随经来,痰热随经血而下,故喘势得缓。南方湿热,北方寒燥,故宜居于北方。脉滑数,舌红苔少,口燥咽干,咯痰粘稠,此为痰火内盛,伤阴之象。治疗:初治时未详问病情,按肺肾阴虚型哮喘处治,服药十余剂不效。经细心诊察,改用清化痰热汤治疗。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347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