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痉挛(中风痉厥)-病案三
年代:未知
医家:李秀林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孙××,男,60岁,排字工人。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200/160毫米汞柱。于1968年7月下午排字时,突觉半身活动不灵,手脚麻木,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伴有恶心呕吐,来本院就诊。检查:血压200/110毫米汞柱,眩晕更甚,心慌心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辨证:患者身体肥胖,素有高血压又加年迈体衰,阴虚风盛,风阳内动,发热上盛,使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更兼盛夏之炎热及工作之用心,致使血压升高,促使血管痉挛而头晕,四肢不用。又有体虚湿痰内生,阻滞经脉或风火上扰,挟痰挟火随风浮越,成为中风眩晕之症。根据中医辨证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精虚则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火不作晕”,多种理论,说明了本症的病机。其言虚者,言其病本所在,此乃肝肾阴虚,脾虚健运失司之故。又加风痰流窜经络,使半身活动失灵。风痰火扰乱神明,则心悸、神志不清、语言不清。脉弦滑是风痰上扰之故。舌质红,苔黄腻是湿热之象。治则:熄风化痰,健脾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