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急性肾炎-病案四
年代:未知
医家:杨振南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牛××,男,18岁。病历摘要:10年前开始鼻衄,近年来逐渐加重,1970年10月20日因服中药治鼻衄(药名不详),引起浮肿。先面部以后腹部及四肢均肿。至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血压170/100毫米汞柱。住院治疗期间曾用利血平、四环素等药。虽然浮肿、血压好转,但仍尿血。后又合并痢疾,于本年10月31日入我院治疗。主证:面部浮肿,下肢及腹部肿甚。头晕。腹泻,每日5—6次。食欲欠佳。乏力、神疲、尿少色红。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脉象:沉细。舌象:苔黄稍厚,质红。尿检:蛋白(+),红血球(+++),脓球(+++),上皮细胞(++),颗粒管型(+++)。病理:本病因火热损肾,伤于肾络则尿血。脾虚则腹泻浮肿而面黄。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不足,导致心血亦虚,故脉沉细。肾阴靠脾之运化而生,脾运不昌,则肾阴无以生长,肾阴不足,肝失其养,则弦晕。血热则舌质发红。此病其本在肾,其标在牌,其本为虚,其标为实。故采取治肾以治本,清热以治标的治疗法则。辨证:火热蕴肾,脾、肾虚弱。诊断:水肿、血尿、眩晕(急性肾炎)。治则:清热解毒利湿,健脾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