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慢性肾炎-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杨振南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刘×,男,5岁。病历摘要:患肾炎已半年余,曾住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出院。于1975年5月29日以全身浮肿门诊治疗。主证:全身浮肿,不欲食。大便干,小便短少。腹胀,面色虚黄,不欲言,肢冷。脉象:虚弦。舌象:苔薄黄。检查:尿蛋白(++),白血球(+),红血球(+),颗粒管型(0-1)。血浆总蛋白3.2g%,白蛋白2.0g%,球蛋白1.2g%,总胆固醇405 mg%。病理: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各脏腑营养物质皆来源于脾;同时又是调节水液的主要器官,因此全身水肿是由于脾虚不能制水之故。腹胀、不欲食、大便干,是由于脾运失昌而引起。脾主肌肉、四肢,脾阳虚衰则出现肢冷、不欲言、面色虚黄等症。脾阳来自肾阳,脾后天之本,肾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衰弱,脾阳衰弱同样导致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则小便短少,久之阳虚及阴,阴虚而肝阳内动,则脉弦。肝阳窜胃,里热则苔薄黄。辨证:脾阳虚。诊断:水肿(慢性肾炎,肾变型)。治则:益阴固阳,健脾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