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慢性肾炎-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杨振南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常××,男:26岁。病历摘要:患者全身虚肿,已三个月余,于1967年元月17日住我院治疗。1966年10月发现足踝部肿,以后逐渐加重,至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肾炎”(肾变期)、“肝大”。经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面色恍白,肢冷。大便时干时溏。主证: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面色端白,肢冷,大便时干时溏,四肢困倦、乏力。脉象:沉细稍数。舌象:质红,苔薄白。检查:尿检蛋白(+++),白血球(++)。血总蛋白3.6g%,白蛋白1.6g%,球蛋白2.0g%,胆固醇700 mg%。病理:肾主水,肾阳不足,水湿泛滥,故全身浮肿。腰以下肾气主之,肾阳衰微,故腰以下肿甚。阴盛于下则按之凹陷。湿阻肌肤则肢困乏力。脾阳来自肾阳,肾阳不足,脾运失昌,则精气失于化生,气血受损不能化色,则面色胱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肢体则肢冷。脾、肾阳虚运化无力,则大便时溏,时干。脉沉细稍数,舌质红,为肾阳虚弱导致心阳不足所致。寒湿阻于中焦则舌苔薄白。辨证:肾阳虚。诊断:水肿(慢性肾炎,肾变型)。治则:益气健脾,温阳补肾,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