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二案)
年代:未知
医家:裴慎
开本:32开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印刷:铅印
患者,男性,54岁。 卧病已六日,前医均按感冒治疗,阿斯匹林、百尔定、 银翘、桑菊等药用过后,汗出而热不退。继见寒热往来,胸 胁满闷,身重头胀,泛泛欲吐,胃微痛而不思食,口虽干而 不思饮,小便短赤,大便溏薄,午后身热较重,时见昏谵。 询及既往史,知于1934年红军长征途中,曾患过肠伤寒(湿 温),从此较少生病。经诊:脉濡缓,两关见弦,舌质红, 苔薄白。证系湿温之邪滞于中下二焦,少阳寒邪已将热化而 与湿温合病,病势夹杂,颇难措手。况少阳经为进退枢纽, 如不及早疏解,温热合邪,难免内传昏变,法当和解淡渗并 用,化浊平胃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