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感寒证

年代:未知
医家:邓克均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少阴感寒证病员邓××女44岁汉族红原县林场家属。于1977年5月3日应诊。患者于两天前出现头痛、恶寒。曾服西药解热止痛片等未见明显好转,今日来我院中医科门诊。症见头痛而微昏,恶寒甚,无汗,不发热咽干,欲饮水而不多饮,尿清长,大便正常。患者精神萎靡,懒言,形体肥胖,面色皖白,苔白润,质澹红,脉沉迟。诊断:少阴感寒证治则:助阳解表法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克细辛7克制附片10克(另包先煎)(服一剂。)先煎附片半小时,再加麻黄,细辛。煎取的药液分三次服用。次日病员来院自述:服第二次药后,全身微热,出微汗,头痛恶寒减轻,咽已不干,不欲饮水。服第三次药后,精神好转,头痛,恶寒已去,诸症愈。体会:仲景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301条)条文中既有但欲寐,脉沉等少阴心肾阳虚之里寒,又兼表寒外阻之证,用麻黄附子细幸汤治疗。此病员形体肥胖,面色皖白,苔白润,质澹红,尿清长等症为阳虚所致;起病二日,头痛、恶寒、无汗为外感寒邪阻遏于表之见症;咽干,欲饮水而不多饮者为阳虚不能蒸津液于上;精神萎靡,懒言、脉沉迟等症符合“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提纲之病机。此属少阴寒化证兼感寒邪为患。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以麻黄发汗解表寒,附子温经扶阳,细辛散逐里寒。服药后洽中病机,阳气得振,寒邪外达,诸症得除。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6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