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厥(晕厥)
年代:未知
医家:邓克均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铅印
“气厥”治验一得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移时逐渐苏醒为主证的病证。也有一厥不复因而导致死亡者。病机多由气机运行的突然逆乱所致。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者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后世有气厥、血厥,痰厥等分类。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于气厥实证多用针灸治疗、疗效颇为满意。往往能在短时间内使病员苏醒。具体治法是:用针法。选穴以人中穴为主,配合谷穴。手法,人中用强刺激,合谷用泻法。注意人中穴的进针方向,应针尖向穴位的后上方。病案一:病员林××男42岁汉族红原县瓦切公社砖瓦厂工人,于1974年4月5日应诊。病员于20分钟前,因故与他人争吵不休。后来返家休息,进门即摔倒。由家属抬放床上。患者形体壮实,呈昏睡状态。口闭不开,目闭不睁,时有恶心欲呕现象。呼之不应,不能回答问题,舌苔因口不开而未看及,脉弦缓有力。诊断:气厥实证治则:导气开窍用针法治疗。选穴:人中穴。穴位找好后进针时针尖向后上方,用力刺入3—5分深。患者打喷嚏两个,呼胀痛,逐渐苏醒过来,并能较清楚地回答问题。即撤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