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年代:未知
医家:杨文成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病案(二)周××,女,三岁,汉族,家住州制革厂,住十六号病床。预防接种史:八个月时种过麻疹活疫苗。七九年十月九日就诊。患儿五天前开始发烧,逐日加重,烧到四天时颈部以及胸部现点,色暗,但疹子出得不顺畅周身灼热而无汗,体温40℃,喘咳皆甚,鼻翼微煽,面青唇紫,烦渴喜冷饮,继之一天后出现神昏谵语,抽搐窜视,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绛,苔黄燥,脉洪数。病机:疹毒内陷,郁而化热,热灼胃阴,致阳明府实,故大便干燥,烦渴喜冷饮;邪毒不能下泻,随胃火上炎,熏蒸于肺,肺失宣泄则上逆而喘咳皆甚,肺失肃降则气郁而鼻翼微煽;气郁则血滞,使邪毒炽盛而周身灼热,面唇青紫,舌绛;高烧则伤津液,津液亏则气血流行不畅,气血不畅则疹毒郁而不发,故现疹出而不顺畅,颜色亦紫暗;肺失宣降之能,则邪毒逆传心包、扰乱心神故见神昏谵语或两眼窜视等证。舌绛,苔黄燥,脉洪数皆是气血两燔之证。因兼有外感的表实则无汗。诊断:表实里热。治则:辛凉宣泄,清解肺胃。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味。药物:麻黄6g,杏仁8g,石膏20g,甘草3g,蝉蜕6g,大力子9g,丹皮6g,赤芍6g,生军3g,生栀6g,天花粉9g,葛根9g。(二付)水煎,日服四次,忌油。十一日复诊,烧减退,喘咳减轻,苔黄而不燥,脉数而不洪。上药服一付后,十日晨见疹子出得顺畅,十一日就出透了,头面部开始收没故患儿精神食欲好转。现内热未尽。仍用原方加减。即原方去葛根、麻黄、加瓜壳6g,生军改为焦军3g石膏用15g。(二付)水煎,日服三次,忌油。十三日再诊:烧退、疹没、喘咳已除,神清,面红唇淡,二便正常,苔微黄,脉浮数。主症已除。现仍有疹毒未尽,肠胃不和之象,以清热解毒,祛风调胃的方法,用“银翘消风散加减”治之。药物:银花9g,连翘7g,蝉蜕6g,藿香9g,白茯苓9g,佩兰叶9g,生栀5g,苍术5g,鸡内金6g,甘草3g。(二付)水煎,日服三次,服药期忌油。病愈出院,代上药回家。按语:麻疹合并肺炎,必须辨证施治。不能用一方一药,一成不变地去通治,要根据患儿体质强弱,病程长短和肺炎发生在麻疹的何期及病情轻重等来决定治则和方药,并灵活加减变通,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上两个病案就可充分说明这点。两案都是麻疹合并肺炎,李×是用祛风清热法的“银翘消风散”加减治的,周×是用辛凉宣泄法的“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的,均收到治愈之效。是因李×,有陈患,病程长,肺炎发生在麻疹的收没期,所以她的气血耗伤较大,正气较弱,抗病力较弱,故方药中一直用有固护阴津和调理脾胃之品;而周×无陈患,病程较短,肺炎是发生在麻疹见点期,所以她的气血耗伤小些,正气就强,抗病力也强,但邪气要盛,故出现的病情要重些,所以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以祛风邪为主来治疗,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6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