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20例急性胆道感染的初步体会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南靖县医院
印刷:铅印
自1972年8月至7月先后治疗了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一、病例选择本组男性7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8岁。所选病例皆为住院病人,都具有急性胆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胆纹痛,是冷发热,巩膜或皮肤黄染,右上腹部肌紧张伴有压痛或回缩痛,胆囊拼气试验阳性等体征。白细胞计数增加、分类左移。二、分类与治疗根据临床表现,本组可分为湿热型(19例)、正虚邪陷型(1例)。(一)湿热型:(胆总管急性硬阻和急性胆管炎)。)表现为起病急,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痛:恶心呕吐,厌食,高热,恶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右上腹部紧满拒按,舌质红,苍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数。①中草药治疗:清热化湿、利胆退黄。基本方:生大黄3钱 白英1两 楤木1两 马蹄金5钱 蒲公英5钱 鱼程草5钱水750CC减成25000分二次成,每关中加减:寒热重加柴胡3钱黄芬3钱顽固便秘腹胀加积实3钱 厚补3钱补硝3钱呕吐与虫者按中医“苦辛酸安法”加入川栋大州南子8钱乌梅8钱细辛上钱水②西药治疗:静脉输给荷萄糖维生素丙等支持疗法。疼痛严重者给适量阿托品或杜冷丁。(二)正虚邪陷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伴有急性肝功能衰竭、肝香迷者。)千小1部里用本表现为香迷,皮肤黄毒,皮下出血,肝牌肿大胆囊肿痛拒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质络,舌苔黄干燥,脉弦数手①西医治疗:纠正迷,防止出血:静脉给谷氨酸钠、四环素氢化考地松等,肌内注射维生素K、B等,及一般支持疗法。②中草药治疗:(昏迷纠正后用)以清热解毒利胆法,用清营汤加减。(三)恢复期以上所述两型的恢复期都选用“逍遥散”,加鸡内金、郁金以疏肝散郁调理牌胃,促进康复(一)疗效标准:基本连念: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26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