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为原气之别使的临床运用-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梁瑞明
开本:16开
来源:辽宁省安钢水冶铁厂医院中医科
印刷:铅印
刘××,男,70岁,本厂退休干部,94年2月16日以下消伴左下肢肿胀一年、加重月余就诊。患者去年3月以“左下肢深静脉栓塞”在郑州某医院住院治疗无效,又投中医,按“水肿”治疗亦不显,后经B超检查提示尿潴留而行导尿肿乃消。近月余左下肢又肿甚,且肢体活动不便而住入我院,经西医治疗效不著,而邀中医诊治。证见左下肢肿胀,膝关节尤甚,皮肤绷急,按之如泥,深陷不起,下肢酸痛而不任地,颜面苍白微浮,目下如卧蚕之状。小便频数日二十余/行,量较少,不欲饮水,不思饮食,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大无力且数。行头颅CT平扫描为“左侧尾状核头部梗塞”,B超检查“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血糖14.2mmo1L,尿糖++++55.6mmo1/L。此乃三焦无火之明征。三焦元气不足,上焦无开发则气凝聚为水而见于面;中焦不受气则后天乏源而纳减;釜底无火,则水不得上承而口干;气还下焦则为肿胀;男子左手足不如右强,故独左下肢水注之而绷急;下焦溢则为水,气化不行则小便数而精外泄。景岳谓:“肿于外者,无不由乎脏病”。治当遵孙氏温补下元为主,使元阳充足,气化能出,诸症当可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