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治愈脉促验案-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丁建国,韩庆松
开本:16开
来源:郑州市邙山区人民医院
印刷:铅印
李××,女,40岁,郑州市邯山区老鸦陈乡下坡杨村农民,于1992年9月18日以“间断性心慌,胸闷五年,加重一天”为主诉入院。五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心慌、胸闷,休息后症状缓解,未予特殊治疗。三年前因受凉后病情加重,伴头痛、发热(T39℃),在我院以“左心哀”为诊断经用强心、利尿、抗感染等法治疗后病情好转而出院。四天前又因受寒诱发本病,今日加重,伴见咯吐白色泡沫样痰,不能平卧。既往无特殊病史可载。查体:口唇紫绀,双肺布满干、湿性罗音。心率11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S1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余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一),双下肢无浮肿。查ECG示:房颤,右束支阻滞图像。诊断:1、风温性心脏病伴房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2、肺部感染。入院后经用西地兰、速尿、青霉素等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近二十天,患者肺部罗音消失,但房颤仍未得到控制,日发1-3次,遂拟用中医药治疗。92年10月6日初诊,患者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多汗、大小便调,舌质淡暗、苔白腻,脉促无力。听诊:S1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率120次/分以上,二尖瓣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性杂音。中医诊断:心悸--阳虚寒凝,瘀阻心脉型。拟立温阳散寒、化瘀安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