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冠心病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江苏新区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在我国古代丰富的医药遗产中,有着大量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描 述。两千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里,就有关于心绞痛“乍间乍盛”间 歇发作特点的认识,对于心绞痛的疼痛可以放射牵引到肩部、后背、两臂丙侧也有认识, 对于类似急性心肌梗塞的休克拜发症(“手足青至节”)以及预后的严重性(“旦发夕 死,夕发旦死”)都有认识。朱朝的医书《圣济总录》和《类证活人书》还具体指明了 心绞痛的典型部位,如称:“痛于两乳之中,鸠尾之间(指剑突上方),即膻中也”, “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等。对于其发作特点,更有以“来去 作痛”等加以描述的。因而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冠心病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绝不是 现代人才有的病,我国劳动人民在创造灿烂的医药学遗产中,也蕴藏有防治冠心病的有 效经验,我们“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天金宋 在防治心绞痛的药物和方剂方面,古人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记载是很多的。 《内经》记述了当时已经知道用薤白治疗,薤白剂经我们临床上较大量的应用,对于治 疗心绞痛确有疗效,尤其是当剂量增加到一两或二两,拜与括葵、桂枝、半夏等药同用 时,有协同作用。解放后,从居延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4年)汉简上还记 载了治疗“胸瘅”用细率、菖蒲、人参等药,实际是一种调理气机、温通的治法。我们 目前临床应用的从牙痛验方“哭来笑去散”加减配成的宽胸丸中,就有细辛这味药。宽 胸丸经过对4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治疗,观察到对67.4%的病人有程度不同的缓 解作用,心电图的有效率为44.4%。心电图ST-T异常的有效率达60%,有的病人本身 是医务人员,患心绞痛,硝酸甘油使用的效果找不满意,用宽胸丸竟然可以屡试屡效, 重复性很好。当然,宽胸丸中还有其他一些药,如算拨、元胡、良姜、檀香、冰片等, 但是这些药物古代医生实际上也是经常用来治疗“心痛”的。例如算拨这味药,唐朝 (公元923-936年)的方剂学著作《外台秘要》中就提到它有治疗“治气心痛”的作 用。元胡,在东晋时代(公元317-420年)的相当于今天的“急诊手册”的《肘后备急 方》中就提到有“止心痛”的功效。高良姜,在朱朝(公元420-479年)的方剂学著作 《博济方》中就用以治疗心腹“绞刺疼痛”。檀香,在朱朝的本草学著作《大明日华诸 家本草》中也描述了有“止心腹痛”的作用。冰片,在唐朝的《新修本草》和元朝(公 元1280--1368年)的《易液本草》中均提到可用以治“心病”。应用温通香肾药治疗心 绞痛记载在古代医药学著作中还很多,如朱金元的方书就明确指出苏合香丸有治疗“华 暴心痛”的效果,元朝的《世医得效方》就作了总结。我们在临床上也曾使用苏合香丸 治疗心绞痛,证明确有效果。我们在学习继承苏合香丸的配方基础上,加减组成了心痛 丸(檀香、沉香、公丁香、香附、乳香、白胶香、算拨、射香、苏合香油),同样可以 到滥逝止绞痛的作用,部分病人的心电图也有相应的改善。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5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