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
年代:未知
医家:马龙伯
开本:未知
来源:
印刷:铅印
(三)罗××女 16岁河北人未婚(实验巾学学生) 病历号22262 初诊日期1960年3月26日。 初步诊断:肝郁肾虚经漏。 主诉:自13岁月经初潮之后,即每月周期短 (每20土 1~2天1次),经期长(每次持续8~10天),经前经后以及 经期当中腰腹皆痛。近来于2月14日经水来潮,量多,现 将一个半月,血仍未止,色鲜红,无块、腰疼夜不成寐,身 无力,不思食。 诊察所见:脉息弦细无力,两寸皆微,尺中不足。面色 黄白滞黯,眼睑结膜淡白,血色素7克。 病情分析:初潮之年,肾气未臻至盛,天癸未达至充, 发育不良,冲任气弱,故经水先期而发频。经前经期腰腹皆 痛,腰为肾之府,少腹主之肝,木失水涵,肾虚肝郁,显 明矣。更有经后之痛,乃胞络之供血不足,冲任之血气俱弱。平素必有或因过劳,或由抱气,肝肾日益伤,冲任日益 损,藏血失力,固摄无权,于是导致经水淋漓,长期不止。 而致贫血。参之以脉,肝失血濡则不柔,其气遂郁而不畅。 脉来弦细无力,此其候也。肾气素即虚,真阴向不足,两尺 不足,是其明征。至于两寸皆微,乃心肺俱虚,气血皆弱之 所反映。总观目前之现证现脉,确系肝郁肾虚,冲任失固, 并由长期失血,造成气血兼亏。 治疗方法:滋肾水俾涵肝木,则肝气得疏,助肾气促进 天癸,则冲任自调,此乃治本之法。只以当前下血已一月有 半,色尚鲜红,量仍较多,且已造成比较严重之贫血。故宜 塞流澄源综合为法,先治其标。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80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