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脏腑辨证论治

年代:未知
医家:杜光明
开本:16开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以脏腑为纲进行辨证,简称脏赔证治,它是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通过学习,掌握脏嘛辨证的特点,学握每一证的主证,基本要领,及其治疗方法等;同时对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及其中西医在病上的结合等有关问题,作了初步认识。一、首要病因学的应用:中医对病因的认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审证求因”、“审因施治”,它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症状、体征的分析、归纳、推理,找出发病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用不同方法治疗,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1、素因:中医常说察赋不足,所致脏府虚弱而发病,“五退”(立退、发迟、行退、齿退、语退)“五软”(头软、项软、四肢软、肌肉软、口软)以及鸡胸龟背等。2、透因:精神因素(七情)、生活因素、外邪所致、六、病气、内邪积聚、调摄不善等,这些透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使机体致病。如发热,能使人耗气伤律而发生中县。共些异常的精神刺激,可导致肝的疏温功能失常而发生开气不行或“肝气都结”。又饮食不节,可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发生消化不良等。上述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往往是通过脏府功能失调才发病的。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37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