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闻喜县人民医院革委会
印刷:铅印
辛××、男性、36岁,西宋大队社员,初诊日期,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三日。
问诊:面部发红浮肿有痒感,已一天,因昨天在田间劳动回家即感面部红肿而痒,数小时波及全身,亦无询及有关病史及过敏病史,但应考虑与接触物有关。
检查:颜面、躯干、四肢、皮肤潮红、有散发粟粒大红色皮疹,惟面部较重、眼脸浮肿、两目难睁,未见渗出液及痂皮。
脉象:弦而稍数。
舌象:苔白、舌尖红。
西医诊断:过敏性皮炎。
中医辨证:湿热毒结、复感外风,发为风毒肿。治则:清热凉血、解毒、散风止痒。
方药:生地5.0、丹皮3,0、二花5.0、连翘5,0、白七力5.0、茅根5,0、白藓皮5.0、黄芩3.0、当归3.0、赤芍3.0。
04月15日,服上方两剂后,症状大为好转,仍予上方2剂。
4月17日,因病情恢复,而停药。上述两侧患者,虽是同一疾病,因证候表现稍有不同,故用药亦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