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阳过亟一例的辨证施治
年代:未知
医家:陈文渊
开本:16开
来源:福建省三明地医第一医院
印刷:铅印
陈××,男,31岁,江苏籍,工人,住院号73404。 于76年10月28日入院,主诉:头晕4天,抽筋半小 时。 现病史:入院前5小时,头晕剧烈,情绪不 好,与他人争执。2小时后发生抽筋、神清、无呕 吐,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等,持续半小时后 停止,但不能行走,全身麻木感。去年曾发生同样 症状,住省××医院,诊断为“非特异性闭塞性脑 动脉炎”,用血管扩张剂和镇静剂治疗,好转出 院。既往史:有肝炎史,无脑外伤、偏、癫病、 精神病等史。家族史无特别可记。体检: T37*C, P74次/分,R20次/分,BP128/70mmng,全身体 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三大常规化验阴 性。眼底检查:静脉稍显充盈,但尚属正常范田。 西医认为仍是“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住院 给予复方路丁、地巴唑、菸草酸等口服,肌注毛冬 青、板兰根、维生素B1等,连用十余天无效,邀请 中医会诊。 治疗经过 一诊(11月10日) 中医病史:患者平日性情急躁易怒,经常头晕头痛4年余。本次发作于入院前5小 .时,情绪激动,与他人争吵,头晕加剧,冲上巅顶,视力模煳,扑倒在地,四肢抽搐, 发作半小时后停止,神志清楚。遗留全身麻木,右下肢筋痛无力,口干咽燥,胁痛胀满,不寐,搜赤如茶,卧床不起。 舌质红,起芒刺,苔弱黄而燥,脉弦有力。根据祖国医学中《内经》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暴怒伤阴”、“怒伤肝”、“怒则气上”,肝主疏泄、肝主筋、 喜条达、以及肝经循行部位等理论,按脉证互参,拟为:肝阴不足、肝阳暴亢、筋脉失养。先予泻肝潜阳,佐以滋阴,再议治本。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三钱 山枝八钱泽舍三钱 茵陈五钱莲心二钱 柴胡三钱 麦冬五钱 赭石一两 白芍五钱 枸杞五钱 甘草一钱。3剂。 二诊(11月13日) 服药后,上述诸证大减,睡眠良好,瘦清,能扶拐杖下地行走,药巳中病,守方不变,继进3剂,以期巩固提高。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8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