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法简介
年代:未知
医家:谢海洲,马云龙
开本:32开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
印刷:铅印
按“热者寒之”的治则,以寒凉药物为主,治疗火热证的方法,称清热法。清热法所用的寒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祛暑、生津的作用。一、适应证清除里热1.清泄气分(气分实热证)。2.清营凉血(营血分实热证)。3.清热污火(火热证)。4.清热解毒(温热、热毒、湿毒、疫毒证)。5.清热开容(热痰蒙闭心资)。6.清热熄风(热动肝风证)。7.清透少阳(半表半里证)。8.清热养阴(阴虚热证)。二、禁忌证及慎用证1.寒热不明(用之无的放关)。2.正气大伤(须先扶正,祛邪先保命)。3.正虚邪实(应扶正祛邪)。4.表证未解(用之过早、表邪乘虚而入)。5.半表半里证(应和解清透)。6.热证里实已成(当用清热通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