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寒热”的认识
年代:未知
医家:钟扬荃
开本:32开
来源:江苏大丰县人民医院
印刷:铅印
“阴阳”的范晴。同属寒证,可以阳虚而寒,亦可阴盛而寒;同属热证,可以阳盛而热,亦可阴虚而热。同属表证,有阳虚的表寒证,又有阳盛的表热证:同属里证,有阴虚而致的里热证,又有阴盛而致的里寒证。阴阳不同,它们的治法也就不同。一般地讲,以“寒热”而言,则寒属阴、热属阳;以“表里”而言,则里属阴、表属阳;以“虚实”而言,则虚属阴、实属阳。这些都是中医辨证历来都遵循的法则综上所述,中医的“寒热”范围很广,只有将中医辩证和西医辨病结合起来,才能深刻地认识寒证和热证,正确地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