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寒热”的认识

年代:未知
医家:钟扬荃
开本:32开
来源:江苏大丰县人民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阴阳”的范晴。同属寒证,可以阳虚而寒,亦可阴盛而寒;同属热证,可以阳盛而热,亦可阴虚而热。同属表证,有阳虚的表寒证,又有阳盛的表热证:同属里证,有阴虚而致的里热证,又有阴盛而致的里寒证。阴阳不同,它们的治法也就不同。一般地讲,以“寒热”而言,则寒属阴、热属阳;以“表里”而言,则里属阴、表属阳;以“虚实”而言,则虚属阴、实属阳。这些都是中医辨证历来都遵循的法则综上所述,中医的“寒热”范围很广,只有将中医辩证和西医辨病结合起来,才能深刻地认识寒证和热证,正确地进行诊治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69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