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热的中医辩证论治规律

年代:未知
医家:林宗广
开本:32开
来源: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二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低热,一般是指口腔体温在37.4~88°C(或稍高于38°℃之间,持续2周以上,且伴有不能以其它原因所能解释的症状者。低热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结核病、慢性肝胆疾房、慢性肾孟肾炎、慢性局灶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病、癌肿等器质性疾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素乱所致的神经性低热,手术后或感染后低热,夏季热(俗称主夏,入夏时低热,伴胃纳差,乏力,入秋后热退)等功能性低热。此外,尚有约病例,难以确定其病因,称为“原因不明”低热(中华内科杂志,2:86,1966),对这类低热,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明确病因。可知,低热的病因是复杂的,从实践中看到,单纯应用西医西药治疗,部分病例特别是“原因不明”低热,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对这些病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有利手提高低热的治疗水平。中医对低热的认识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类似的记述,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69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