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感受器瘤
年代:未知
医家:王仁裕
开本:16开
来源:病理科
印刷:铅印
患者(住院号97412),女性,18岁,汉族,未婚。患者于一九七一年健康检杏时发 腹部长一包块,后感包块逐渐增大,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因包块渐长大,故千一九七三年十 月人某医院治疗,并作剖腹探查术,将包块切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结结核、后兰闭脂 腔,用抗痨治疗无效。包块渐增大,但病人无任何不适。患者既往体健。除幼时兽串“肉 诊”外无特殊病史。体检:体温36.6℃,脉搏90次,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发育、营养状况均中等,自动体位,行走如常, ,意识清楚。皮肤及粘膜无黄染,弹性好,浅表 淋巴给无肿大,头颅五官发育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肿大,食管居中,两侧陶愉和、 肺无异常发现、腹部偏右侧稍膨隆、腹肌软,肝脾未触及。腹中间偏右侧有一 约13.5×12厘米大小,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肛门、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发育无常 动目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外科检查:腹部包块为实质性肿块,其而光 滑、界清,肿块与周围组织及腹壁无粘连,推之肿块活动,无压、叩痛,叩之呈实音,血红 蛋白14.2克%,白细胞11050,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1%,嗜伊红细 胞4%,出凝血时间各0.5分,肝肾功能正常范围。尿蛋白微量,自细胞0一2/高倍视野、超 声波检查:意见为右腹腔实质性肿块(右肾实质性肿物并有积水可能性大).x片.右腹必 占位性病变,考虑肠系膜肿瘤(腹膜后可能性不大)。入院后剖腹探查见肿物约婴儿头大 小,实性,肿瘤与卵巢静脉、右侧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十二指肠粘连。肿瘤血管 极丰富,因出血多,故在下腔静脉旁切开肿瘤包膜,大部分切出肿瘤,留约20%肿瘤与包膜 在下腔静脉前壁,然后缝合。手术进行约9小时,输血约2000毫升,放置引流管、血 压60/50~80/60mmHg。 病理检查:病理号(12137)。肉眼所见:一椭园形肿物,大小为13.5×11.7X5厘米 表面有纤维包膜,呈多数大小不一之结节状微隆起,质中等(如洋芋状外形),切面呈灰红 色,其内部分区呈暗红色,有出血及黄白色灶状坏死区,有纤维间隔分隔,呈分叶状,肿瘤 内见有数个血管腔被包裹,直径0.2~0.4厘米,于一侧之包膜外见有一直径0.6厘米的血管 腔。显微镜下见瘤组织由多数不规则形成多形性之瘤细胞组成,胞浆呈淡红染、颗粒状,核 呈卵园形或园形,部分为不规则形,位于胞体中央或偏心位,核染色质分布均匀,较淡、核 膜清楚,核仁明显,少数核呈固缩状,染色深,部分瘤细胞胞浆透明或核内出现空泡,可见 细胞大小不一及有巨核与多核巨细胞,偶见核丝分裂。瘤细胞小者直径4微米,大者约 8一12微米,巨细胞者可达39微米。瘤细胞排列大多呈实心团块状(或胞巢状),而少数则 呈腺泡状,其间有出血,故而呈血湖般,于瘤细胞巢之间见有丰富之薄壁毛细血管或血窦间 隔,部分毛细血管扩张瘀血,其内见上述瘤细胞位于血管腔内,而见肿瘤内较大静脉血管外 壁亦见瘤细胞侵及,肿瘤包膜亦见瘤细胞侵及,但未穿透包膜。部分区瘤组织内有出血及坏 死改变,经P.A.S.染色见瘤细胞浆未显示糖无颗粒,嗜银染色见瘤细胞巢周围有嗜银纤维 包绕,而瘤细胞间未见嗜银纤维分隔。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06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