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乌梅冰片散治疗化脓性创口的体会外科
年代:未知
医家:李浩森,黄燕芳
开本:16开
来源:中山县中医院
印刷:铅印
化脓性创口为日常外科常见的疾患,以前我们对这类疾患多采用抗菌素、磺胺类、凡士林纱布等药物治疗,其疗效尚不满意。而顽固性的溃疡创面常有顽固性、抗药性的细菌所感染。因此,企图用抗菌素控制感染都是徒劳无益的,且慢性溃疡,肉芽不健康,常有疤痕组织围绕,创面中间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外露或合并慢性骨髓炎。又因局部血液循环不丰富及感染,造成慢性溃疡经久不愈合。我科自1978年11月底在门诊应用复方乌梅冰片散治疗化脓性创口,根据目前已治愈的27例作一分析报道如下:本组外伤感染24例,其中手指外伤感染14例,手指手掌外伤感染3例,足趾外伤感染2例,小腿外伤感染4例,头外伤感染1例,背部术后伤口感染1例,烫伤2例。病程最长者108天,最短者4天。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创面敷用复方乌梅冰片散,每日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治疗观察:应用复方乌梅冰片散的当天,病人都感伤口局部疼痛加剧,1—2天后,伤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原没有肉芽的创面经用药3—4天后皆长出肉芽,并逐渐生长、干洁,长出表皮而愈合。肉芽的生长有如下特点:创面原有肉芽水肿,颜色紫蓝的,敷药后肉芽水肿消减,肉芽颗粒由粗大变细,逐渐变为鲜红色。深创面亦渐变浅,并且没有肉芽组织过渡生长之现象,原创面肉芽组织增生过长者用药后能制止其继续生长。溃疡面在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生长要等到全面长平才开始生出表皮。部分生长肉芽,部分没有生长时未发现表皮有生长现象。更令人满意的是,当肉芽生长填满溃疡后,其表皮之生长不是从溃疡边缘之皮肤向内逐渐生长,而系所有肉芽颗粒与溃疡面边缘皮肤向内生长之同时,颗粒上都有皮岛出现。看来,真象在溃疡面上进行点状植皮一样。因此,能大大缩短创面愈合之时间。其中观察3例,打禾机辗伤手指、手掌之病例,创面溃烂严重,3例均有一指末端指节坏死,骨质外露,按过去治疗,必须将外露坏死骨质剪去,创面才能愈合。但我们治疗的3例,其肉芽组织从外露骨质的近端逐渐向远端生长而将外露骨质包埋而愈合。典型病例:(例一)萧××,女,成年。右小腿中1/3前面疖疮引起溃烂两个多月。检查创面8×10cm2,肉芽过长,水肿,分泌物多。1978年12月2日开始治疗,12月3日溃疡面肉芽水肿减轻。12月4日水肿消退,12月5日肉芽颗粒已有皮岛生长,12月6日创面仅剩2点,各0.5cm2大小未愈合,12月19日溃疡面已完全愈合。(例二)郑××,男,成年。左小腿中1/3前面外伤感染108天未愈,分泌物多。创面2×1.5cm2。1978年12月4日开始治疗,12月6日分泌物减少,且开始有肉芽生长,12月7日肉芽长满且有皮岛出现。12月9日皮岛增多。12月15日创面完全愈合。(例三)朱××,女,成年。左内踝外伤感染引起溃烂一个多月。检查:左内踝溃疡面4×4cm2,深可见骨膜,全无肉芽,溃疡边缘有疤痕组织。1978年12月2日开始治疗,12月6日肉芽生长,分泌物减少,12月7日肉芽几乎长平,且鲜红,12月12日肉芽皮岛出现,12月22日溃疡面完全愈合。(例四)吴××,女,6岁。左手被打禾机辗伤,四五指多处缝合,手掌背部缝合8针,四指坏死变黑,分泌物多,脓性、发臭。1978年11月30日开始治疗,12月1日局部水肿消退,臭味减少,12月5日四指坏死变黑部分将断,近断处的近端肉芽开始生长,12月6日全部拆线,缝线部均坏死,12月8日手背肉芽长满,四指坏死部远端二节指骨自动脱落,12月9日断指部肉芽过长,12月12日掌面掌背已愈合1/2,断指部仍肉芽过长,表皮未长,12月15日掌面近完全愈合,12月18日掌面完全愈合,12月19日掌背完全愈合,12月22日四指断指部周围肉芽有皮岛,12月27日断指面愈合1/2,1979年1月4日全部创面完全愈合。小结:复方乌梅冰片散治疗感染性创口能使分泌物逐日减少;有去腐作用;能刺激肉芽生长;缩短感染创口的愈合时间。但应用复方乌梅冰片散后肉芽面上为什么会生出皮岛,这个机理有待进一步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