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矫正先天性内翻足的一些体会

年代:未知
医家:曾仲平
开本:16开
来源:中山县中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本人从事正骨工作数十年,对先天性内翻足的治疗,曾进行过一些探索,此病前人少有谈及,它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一个损失,诚属遗憾。我经过长期临床摸索、反复实践,通过十多例的治疗和观察,初步找出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关于内翻足的病理形成。不论是先天性还是外伤所致,其病都是在胫骨部位而影响踝关节部。因为踝关节以背伸跖屈为主,由胫腓距三骨构成。外踝长,防止距骨外翻的力量大,内踝短,防止距骨内翻的力量少,内踝的三角韧带坚强,增强了外踝阻止距骨外翻的倾向,外踝的腓距,腓跟韧带常薄弱,不能有效地协助内踝阻止距骨内翻的倾向,胫腓有坚强的韧带连系,把距骨牢固地控制在内踝穴内。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踝背伸时,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踝关节很稳固,不能左右摇摆,当踝跖屈时,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踝关节较松动,有侧向活动。由于这些特点,踝关节易在跖屈时发生损伤。并以内翻损伤较多。关于先天性内翻足的致病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根据十多例的观察,有些可能因胎儿发育过程受某种挤压、窘迫有关(如有两例双胎,其中都有一个呈足内翻,一例妊娠六月,母体紧束腰腹),有的也可能与母体虚弱或妊娠期营养吸收不良有关。据我的理解踝关节的胫腓距和跖骨等同是肾之所主,所谓韧带,也属于肝主筋的生理构成。肾生骨,以营养骨骼,肝藏血,以营养筋脉。今婴儿由于发育不良、肝肾不足,筋骨发生畸形而使双足或一侧内翻。先天性内翻足的整复方法,先作片刻踝关节周围软组织与部分肌腱按摩柔筋手术,(由上而下,内至外进行按摩以达舒筋的目的)。之后术者用一手环握患侧小腿下,另一手握住遮部(足背),进行直伸摇转手法,将患踝屈曲伸拔摇转,进行外翻被动功能活动和内翻被动功能活动,继以双手大鱼际,按压内外踝,进行揉筋。同时将内翻足部向外向后拔伸持续牵引,把内翻足畸形部位矫正,外加夹板胶布作维持固定,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内翻足便可矫正定形,效果良好。上述的几点是我个人的体会,但因本人水平有限,理解有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附病例:例一:患儿梁××,男35天,住环城公社、长环生产队。母诉:患儿出生第二天往医院检查肚脐,即发现他右足内翻,足底向内翻转,故特带来求治矫正。检查:患儿是第四胎,身体状况良好,足月顺产,右足内翻、脉缓、心肺正常。整复手术:患者仰卧,一:术者站于患足外侧,一手环握患侧小腿下段、另一手握住E骨部,(足背)进行伸直摇转手法。二:将患踝屈曲伸拔摇转。三:进行外翻被动功能活动和内翻被动功能活动。四:术者双手大鱼际按压内外踝进行揉筋,同时按生理位置矫正。五:夹板胶布固定。效果:经过六十天的矫正治疗后,患足已恢复正常,进行家访,见患儿右足与左足同样正常,再经五年之久家访,见该患儿到处跑走游玩,一切如常,但细致观察,患儿右足比左足略见弯形。例二:患儿萧××,男,六个月,沙溪公社寿山大队。母诉,患婴第三胎,足月顺产,出生后六个月,发觉小儿左脚弯曲,恐今后影响劳动,特来院治疗。检查,心肺正常,胃纳、二便平,发育一般,营养中等,脉缓,左足内翻,跟部不能着地。整复手术方法如例一:效果:经过治疗一个月,家访见该婴活泼自玩,内翻矫正,患足复常,能扶着站立。例三:患婴黄脉春,女,三个月,沙溪公社象角第五生产队。母诉,患婴是第一胎,足月出生,生后三个月发现女儿右足有弯曲形,呈内翻足,恐长大后走路不便,丧失劳动,带来院治疗。检查:心肺正常,胃纳二便平,营养中等,脉浮缓,右足内翻,足底向内翻转,整复手法如例一。效果:经治疗二十天后,家访患婴活泼可爱患足畸形现象消失,三年后附访,患儿发育正常,能自行奔走玩耍。例四:患儿梁××,男,三十三天,阜沙公社大友十九生产队。内翻足示意图婆代诉,患儿母亲在妊娠期自觉燥热,每天煲粥吃或隔天饮凉汤,直至到婴儿出生,见双足内翻,身体虚弱,故来求医治疗。检查:足月顺产,营养不良,心肺正常,面色澹白,双足内翻,脉缓弱。整复手法如同例一。效果:经过治疗一个月后,已痊愈。二年后家访,见患儿双足恢复如常,健康状况正常,能跳,能走,活泼可爱。(整理者:缪瑞枬)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