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花翳白陷眼病的体会

年代:未知
医家:雷金允
开本:16开
来源:中山县中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花翳白陷眼病大体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角膜炎范畴,本病以黑睛生翳膜凹陷,形似白色花瓣而得名。病因是正虚邪乘,风热邪毒侵犯风轮,肺肝之火内炽,以致风火热毒相搏上攻于目致病。本病初起即感眼珠刺痛,羞明流泪,头痛鼻塞。检视患眼,抱轮红赤,黑睛有白翳状如花瓣而凹陷。如病势急剧发展,可形成大面积的翳膜下陷,严重影响视力。本症在治愈后,常留有白色瘢痕障迹,如云雾遮于眼前,称为云翳。在治法上,初起头痛鼻塞,赤痛流泪,口干舌红,脉浮数者,宜疏风清热解毒,用菊花防杞汤;如肝肺二经火炽,风火热毒相搏上攻,见目赤肿痛,头疼眩晕,口苦舌黄,烦燥口渴,便秘溺黄,脉弦数者宜清肝泻火解毒,用加减泻肝汤治疗。病至后期,已无羞明流泪,赤涩疼痛等症,而风轮遗留下云雾般翳膜,患者自觉视物昏朦,宜补虚泻实,明目退翳,用拔云汤治疗。外治方面可用黄连液点眼,有助云翳瑕膜的早日消除。清朝黄耐庵《秘传眼科篡要》指出:“凡翳暴生者易退,渐积者难退;实者易退,虚者难退。……至退翳之法,如风热正盛,则以祛风清热之药为主,略加退翳药;若风热稍减,则以退翳之药为主,略加祛风药及清热药。若单用清热以致热气全无,则翳不冰即凝,虽有神药不能去矣。夫翳自热生,必发在黑轮,黑轮属肝,则以清肝、平肝、行肝气之药如柴胡、芍药、蝉退、龙衣、生石决皆退翳药也。……”已很扼要论述了翳膜的治疗用药方法。典型病例:刘××,女,39岁,住莲塘街保宁里一号。于一九七八年七月廿六日就诊。主诉右眼红肿十多日,并有头痛鼻塞发热等症候,羞明下泪,视物膝。曾在××医院治疗数日未见效。检查:右眼视力0.4,白睛红赤,风轮外侧有赤丝缕缕连白点翳膜下陷,舌红苔黄,脉浮数。此乃风热邪毒外袭,治以疏风清热解毒的菊花防杞汤,并点黄连素眼药水。服药三剂后有好转,嘱患者依前法再服,后不见来诊。隔二月后患者于八月二十日复诊,患眼复发,情况较重,视力急降,在一公尺远仅见手动。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检查患眼抱轮红赤,风轮上布满大而厚的翳膜,中间凹陷,遮蔽瞳仁,剧痛流泪,大便秘结,尿短赤,脉弦数。此是肝火炽盛,与邪毒相搏上攻黑睛所致,急以泻肝通腑解毒的加减泻肝汤内服,外点黄连素眼药水。服药三剂后,症状改善,继服前方,至八月廿六日,白睛红赤基本消失,风轮下陷渐渐平复,眵泪大减,但风轮黑睛上的翳膜如云雾般厚厚遮蔽瞳仁,视力不见上进。改用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拔云汤加减治疗,每天内服一剂。至九月十三日来诊,角膜云翳大减,视力增至0.6。按前方加减再服一段时间治愈,眼复光明。附:菊花防杞汤方:菊花12克防风10克牛子10克蝉退8克赤芍12克防杞12克荆芥10克龙衣5克连乔12克蒺藜10克草决10克生石决30克羚羊骨10克(先煎)甘草8克加减泻肝汤方:龙胆草15克羚羊骨10克(先煎)黄芩15克生地20克枝子15克甘草9克菊花12克车前子10克泽泻12克蝉退5克草决10克生石决30克蒺藜10克柴胡12克拔云汤方:柱角10克(先煎)赤芍12克蝉退5克黄连12克菊花12克黄芩15克木通12克草决10克黄柏15克连乔12克生石决30克羚羊骨10克外用黄连素眼水制法:川黄连10克,硼砂2克用清水300毫升渍一夜后,慢火煎取浓液100毫升滤至澄明,若不足100毫升,应加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滴眼用。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