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哮喘病辨证论治
年代:未知
医家:吴士彦
开本:32开
来源:自印本
印刷:铅印
哮与喘病以证状而定名,皆属于肺病,临床上哮与喘证常不易分离,往往彼此发作,证状轻时似喘,重时成哮,笼统称为哮喘,究属二者性质上确实不同,应以划分区别,因哮有宿根为常发性疾病,喘证每多并发在各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故有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之说,《证治汇补》云:"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景岳全书·喘促篇》:"喘有夙根,迂寒即发,或迂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根据前人经验与实践,指出哮与喘二者之间之不同,有内因外因之分,外感和内伤之异,更有非时之感和治疗之方法,均精简扼要,阐明其病机之基本环节,为后世医工创造辨证论治之主要关键。但在临床上,哮与喘病变,虽是痰阻气闭之内在原因外,其他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如六气七情及劳倦饮食等可导致出现其病,他之证状,有寒热虚实不同,有宿痰内伏,常感外邪,酿成肠胃湿火上腾,也有脾肺二虚,湿痰内恋,招邪客袭,也有胃脾肺肾等脏腑亏损,饮邪留阻,心阴心气俱虚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