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痹证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

年代:未知
医家:吴士彦
开本:32开
来源:自印本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42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痹证是经络之气血为邪所闭,不能通行,凡风胜者为行痹,寒胜者为痛痹,湿胜者为着痹,盖行痹与着痹知痛知痒,而较易治也。《内经痹论云》:风寒湿三邪侵袭,合而为痹。《素问痹论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行痹其痛无定处,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流于历节。痛痹其痛有定处,寒则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着痹,肢体重而顽木微痛,因经络受湿,湿邪留滞不泄。凡痹证者必有风、寒、湿之邪杂聚合而为痹也,但其邪应分为孰轻孰重之别耳,在临床上其他之邪也可导行而殃及也。肢体痹证,视其邪之部位所在,病程之久暂,病情之深浅,又可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其证状也有其不同,表现之特点。内脏痹是由痹证日久不愈,又复感受风寒湿之邪,逐步深入内脏,皆由痹证纠缠不已,正气日衰,不能抵御三者之邪,如肺痹、心痹、肝痹、脾痹、肾痹、大小肠痹、膀胱痹等等。《素问痹论》说,帝曰,内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肺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复感风寒湿之气也。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22页
42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