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失音辨证论治

年代:未知
医家:吴士彦
开本:32开
来源:自印本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42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喉咽小道,实乃人生饮食,空气与音声之必经道路,因喉以纳气,咽以纳食而通于地,《灵枢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悬雍者,音声之关也,喉,候气而通五脏以系肺故而候气,咽,咽物而接三焦,以通胃,故以之咽物,会厌又名称吸门,在气管上窍之盖也,其质似皮似膜,发音声时则开,咽物时则闭,悬雍者,在人张口时喉之上小舌如悬空之痈,头小本大也,乃音声之关也,喉咽乃心肺肝肾呼吸之门,饮食,音声,吐纳之道,关系一身之出入也。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辨气少气盛》外伤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鼻气壅塞不利,面赤,不通其鼻,中气不能出,并从口出,但发一言,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其声壮历而有力。是以伤寒,则鼻干无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轻后重,其声壮历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伤风则得鼻流清涕,其声哑,其言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后重,高扬而有力,皆气盛有余之验,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鼻皆少气,上喘,懒语,人有所问,十不能对其一,纵然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22页
42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