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不孕、幼稚子官
年代:未知
医家:丛春雨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油印
例一、冯某。女。34岁。初诊日期:1966年12月25日,末次月经:1966年12月20日。近三年来,月经先后不定期。每于经前5—7天即开始乳房发胀。胸胁闷胀。小腹胀亦随之加剧。严重时伴有恶心丶呕吐丶头晕。月经色黑。有块量少。经后痛遂缓解,至下次月经来潮。又复发作。婚后十年不孕。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官稍小。后位。活动正常。两侧附件正常。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幼稚子官。中医辨证为阴虚肝旺。肝郁气滞。冲任虚损。此系兴奋型经前期紧张症。治疗宜疏肝理气。养阴通络之法。待肝郁得疏。气调神畅之后。再填补冲任二脉。处方:杭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粉丹皮10克、醋香附9克、粉柴胡9克、合欢皮9克、广郁金9克、全当归10克、台乌药4.5克、路路通9克橘核10克薄荷2.4克(后下)。二诊:1967年元月25日。经期已届。未行。乳房作胀三日,胸胁、少腹胀痛较上月有所减轻。但白带较多。伴有腰骶酸痛。舌质红。舌根处有薄白苔。诊其脉弦细。右脉弦滑。尺脉不足。知其肝郁气滞仍为本病的主要矛盾。而脾湿肾虚次之。仍按疏肝解郁之法。并施健脾燥湿止带之品。处方:杭白芍12克、全当归12克、醋香附9克、粉柴胡9克、合欢皮9克、广郁金9克、炒山药15克、土炒白术15克、炒芥穗6克~台乌药45克、路路通45克。按:本渠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与《景岳全书》柴药琉肝散两方化栽而成。治疗经前期紧张症。以调肝为主、方中归、地、芍、丹养阴和血,柔肝润肝。在此基础上,使用醋制香附,粉柴憩畅肝之郁,疏肝之气,配广郁金而解胸胁胀痛。配合乌药消胀止痛治于下。上下皆通.气畅郁消。佐以合欢皮、薄荷。得清芳流畅之性以逐气滞、解木郁、调精神、遂得其曲直之性。从经络学观点来看。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胀为肝气郁结。痛为肝气有余、肝郁化火。则乳头又痛又胀又痒。故选橘核、路路通以通经化滞,还可酌加刺蒺藜。王不留行。川楝子、炮山甲等品。本例经三个月调治、病情大为缓解。月经后又连续服用健脾燥湿、止带固本之品半年余。月经基本按月来潮,再令病人早晚服用紫河车粉。连服半年余。基础体温呈双相反应。翌年生一男孩。母子安康。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8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