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年代:未知
医家:丛春雨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油印
(例二)张某。女。三十四岁。工人。初诊日期:1978年5月4-54日。主诉:月经先期量多三月余。现病史:患者月经史178=22+°二十五岁结婚。生育史1一0—1—1í表示足月产一早产一流产一现有子女数。下同)。半年前因做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周期不准。近三个月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8-10天,盘多色红,有少量血块,手足心热,经期咽干口燥。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子宫大小正常,两侧附件()。舌象:舌尖红,少苔,舌中光剥无苔。脉象:弦细,双尺不足。西医诊断:月经失调。中医辨证:阴虚血热,冲任失约。治则:养阴清热,固摄冲任。方药:生山药30克、海螵蛸9克、茜草4·5克、地皮皮12克、生地9克(酒洗)、杭白芍12克(酒炒)、麦门冬9克、知母9克、旱莲草9克、生牡蛎10克(另包先煎)、水煎服。治疗经过:至六月二日服上方十剂后,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经量仍多,但无血块,今日月经来潮,仍有手足心热,咽干,舌质微红,舌中光剥无苔,脉象弦细,尺脉微滑,知其冲任之气渐复,唯阴虚血热尚存。拟用原方加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连服六剂。并告病人待每月行经之时服此药方三剂,连续治疗两个月。1979年3月10日随访,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 26~28天左右),行经五天,量略多,色正,无不适之感觉。(按语)本案为阴虚水亏,内热偏盛,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而导致月经提前之证,所以养阴清热为治疗第一要法,方中仿效傅青主“两地汤”而运用生地黄、地骨皮清骨中之热而滋肾阴为主,佐麦冬、知母润肺清心,滋水之上源而降心火,更用酒炒杭白芍,滋而不滞,敛中有行。全方甘寒养阴,补阴以配阳,从而达到“水盛而火自平”,阴生而经自调之目的。盖病史所言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周期不足,系胞脉所伤,冲任失固,月经先期。故病人双尺脉弱不应指,再仿盐山张锡纯安冲汤、固冲汤之旨,取生淮山药滋真阴固元气。海壤、草化滞而兼收。佐用生牡填涩奇经。叶天士谓:“产后下元阴分先伤。而奇经八脉皆丽于下。肝肾祛弱不固。八脉减失职司。”所以固摄冲任。填涩奇经正是本案治疗的第二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