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年代:未知
医家:丛春雨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例三)史某。女二十八岁。干部。已婚。初诊日期:1970年8月30日。主诉:月经先期量多已两年余。现病史:月经初潮年龄为十五岁。数年来月经比较正常。二十三岁结婚,生育史:1—0—1-1。自1967年以来月经量多。行经十五天不止。曾服中药见好,但月经周期每月提前七天左右。经期十天之久。量多色黑有块。患者素日身倦乏力。心慌气短。腰酸痛,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大便薄。面部及下肢有轻度浮肿。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无异常,宫颈轻度炎症。子宫平位、正常大小。两侧附件阴性。舌象:舌质淡红。白腻苔、口粘。边右齿痕。脉象:左脉沉细。右脉沉滑。尺脉不足。西医诊断:(1)月经不调。(2)轻度宫颈炎。中医辨证:脾气虚惫。寒湿不化。治则:健脾益气。温化寒湿。方药:生黄30克、红人参9克、土炒白术15克。陈皮4·5克、柴胡4·5克、升麻炭6克、炒荆芥穗9克、酒炒杭白芍9克、白通草1·2克、酒洗当归9克、蒸山芋肉9克,水煎服。二诊:上方中药用凉水浸泡一小时。煎后温服。忌食生冷之物。连服十剂后。至九月月经提前三天。经期五天左右,量减、色红、少块。身倦乏力减轻。胃口开。纳谷香。病有好转趋势。唯经后白带量多。小腹有胀感。查舌根仍有白腻苔。口粘。边有少许齿痕。脉见沉滑。遂拟温化寒湿、固摄冲任之法。选傅青主温化湿汤加味而成。方药:土炒白术30克、炒山药30克、云冬9克、海螺馅9克。茜草9克。炒扁豆9克、盐浸载10克、白果十枚()、莲子肉9克、白通草1·2克三诊:上方连服九帖后。身重乏力好转。腰酸腹胀减轻。白带量多骤减。患者还告诉医生服此药后尿量增。身有轻松感。嘱病人每月经前服第一方五帖。经净后第一天起服第二方五帖。连服三个月继续观察。一九七一年春节后随访。月经周期二十六天左右,经期五至六天。量中等。经后白带少。腰腹无不适。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宫颈光滑。粘液涂片检查(一)。两侧附件(一)。并告戒患者。慎房事。注意经期卫生。í按语)本例在于中气不足。脾气虚惫。寒湿不化而成。然气虚血亏。冲任不固为经血先期首要矛盾。故第一方以补气升阳为主。方用参考补气血。佐陈、柴升提扶阳。升麻炭、炒芥两药气味清芳舒肝达郁。调经之中兼有止血之功。归芍相伍。补血敛阴。山英肉止中有行。固摄冲任,所以服药后效果突出。俾气充而能摄血。血足而归经。归经而☰自静。经后带多。腰酸、腹胀、便滤、苔腻、脉滑等症。多由寒湿不化。搏于冲任而成。系经后主要矛盾。故第二方以温经散寒。利湿化涵。固摄冲任为治疗大法。方选傅青主温所化湿汤而加味。方中重用土炒白术、淮山药各30克。以崇土化湿止带。佐苓淡渗利湿。巴戟、海、草温熙血海。白果温化湿浊共通任脉。扁豆、莲子、邀草利湿而辟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健固冲脉。诸药相合。则寒湿扫除。而经水自调。总之。例一为肝郁血热致经水先期证。治以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之法。例二为阴虚血热致经水先期之证。治以重在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之法。例三为脾气虚弱、寒湿不化致经水先期之证。治以补中益气,温化寒湿之法。同病异治。各有侧重。以期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这说明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规律在妇科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8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