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时论治验桉3例-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孟琳升,高振声,杨明星,徐瑾,赵满华
开本:32开
来源:包头市中蒙医研究所 包头市第二医院
印刷:铅印
患者,男,70岁。病历摘要:患慢支、肺气肿多年,半月前感冒,致咳嗽,痰黄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为重,影响睡眠。查体:口唇略紫绀,桶状胸,肋平行,肝浊音界在左锁中线第六肋间,听左肺上部有小水泡音,下部有干鸣音,右肺布满小水泡音,腹式呼吸明显。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性感染,肺水肿,肺心病。经胸透符合上述诊断。于84年9月22日经抗菌、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咳嗽气短明显好转。但夜间10时左右出汗,先从心窝部出,继及全身,汗后身凉不能入睡,至11时后汗止,但仍不能入睡,夜夜如此,时不违拗,乃请中医会诊;根据脉弦滑数,苔白腻微黄,认为盗汗一证,多属阴虚,所伤脏腑,心肾为先。但此汗每于夜间10时必出,正当亥时,为三焦所值,故病受定位是三焦无疑,而脉滑数,苔黄腻等符合湿热病机,诊断为湿热蕴蒸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