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发热(变应性亚败血症)-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吴x×,女,27岁,已婚,工人,住院号36084,于1979年10 月14日19时入院。
主诉:起病恶寒发热, 2周后出现高热、腰痛、尿少,近3 天现频繁呕吐。
发病及治疗经过:8年前患腰痛、血尿,在某医院诊断为“肾盂肾炎”。用呋喃坦丁、乌洛托品治疗后病情来西发作,2周前 左眼患麦粒肿,在某院手术后即觉恶寒发热、头身痛,自服“去 痛片”,症状未解。3天前病情加剧,高热(39.5℃),汗出, 腰部胀痛,尿频黄少,恶心呕吐,
于1979年10月13日16时前来我 所就诊,门诊观察时,病人突然昏倒,面色苍白,汗出肢厥,语 声低微,测血压60/40毫米汞柱,当即采取肌注甲氧胺10毫克,柴胡 针2毫升,静滴四环素,肌注庆大霉素等中西医结合抗感染、抗 休克等综合措施,血压逐渐回升,厥逆证候有所改善。
化验检查: 白细胞24900/立方毫米,中性96%,淋巴3%,大单核1%,尿常 规:蛋白+++、颗粒管型+++,白细胞++,上皮细胞少许, 无定型尿酸盐结晶+。考虑为“泌尿道感染”。因高热,血压不 稳,频繁呕吐不解,于14日19时收住内科病房。
现症:壮热恶寒,但不战溧,头身疼痛,汗出,口干不欲 饮,水入即吐,腰胁胀痛,尿频尿少,灼热色黄,少腹胀满,大 便稀黄,少气懒言。
既往史:10月初腰部曾扭伤。 家族及个人史:母亲有高血压及肾炎史,本人共五孕,小产 两次,人工流产两次,月经尚规律。
望诊:形体瘦矮,面白无华,唇舌质淡,苔薄黄失润。
闻诊:语声低微,口有臭味。
切诊:肌肤灼热,脉细数。
查体:体温39℃,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82/40毫 米汞柱,发育中等,营养较差,急性病容,痛苦表情,自动体位, 神清合作,面色萎黄,皮肤无瘀点,淋巴结不肿大,眼睑轻度浮 肿,咽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异常,肺(一),心界不大,心尖 区有Ⅰ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律齐,腹软,肝脾不大,无移动性 浊音,左肋下压痛,左肾区叩痛,四肢、脊柱、神经系统均无异 常。
化验:血常规:红细胞2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6.2克%, 白细胞计数15900/立方毫米,中性83%,淋巴15%,大单核2%
大 便常规:脓细胞少许,血细胞1~2,滴虫少许。
尿常规:黄浑浊, 蛋白(+),白细胞++,血细胞及上皮细胞少许,蜡样管型0~1, 尿1小时白细胞排出数7,030,000个,莫氏比重:最高1.015,最 低1.007,两者相差0.008,夜尿量840毫升,尿24小时蛋白定量 0.05克,洁尿细菌定量培养大肠杆菌10个以下。酚红排泄试验2 小时50.2%,非蛋白氮51毫克%,肌酐7.4毫克%,血清淀粉酶 32单位,血糖95毫克%,胆固醇95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36容 积%,钾2.6毫克当量/升,钙2.7毫克当量/升,钠144毫克当量; 升,氯92毫克当量/升。蛋白电泳:A55.5%,a15.%,o.11.4%, 313.6%,Y13.6%。
肝功能:黄疸指数4单位,麝浊、锌浊正 常,谷丙转氨酶137单位。
超声波:稀微波,上界六肋隙,下界肋 下刚触及,上下界正常。胆:餐后液平1厘米,尚清晰。胸透: 两肺纹理稍增多,余无异常。心电图:房室率75/分,P-R间期 0.14秒, QRS时限0.07秒, 各导联P-QRS-T未见异常, 电轴 +81°,心电图诊断:Q-T间期延长。
入院诊断:①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②感染性休克;③尿 毒症;④酸中毒;⑤电解质紊乱;⑥ 贫血;⑦肠滴虫。
中医诊断:①热淋;②癃闭;③呕吐; ④热厥;⑤脱证;⑥ 血虚。
治疗结果:
治疗顺序:先治厥脱之急,以免危及病人的生命。厥脱之由,系热毒为患,同时抗高热,清热毒,免耗伤气阴,再疏解和胃,降逆止呕,清热利湿,最后扶正为主佐以祛邪,以达治疗目的。
(1)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14日19时入院时,血压仍波动在82~90/40~60毫米汞柱之间,休克厥脱之证尚未纠正,当即采取益气养阴、敛汗生脉、固脱的处方一20毫升加50%葡萄糖水30毫升静推一次后,即时血压回升至110/70毫米汞柱,并持续稳定。
(2)抗高热感染:患者入院后体温仍在39℃,汗出口干,频繁呕吐,水入即吐,尿路激惹症状明显,苔薄黄失润,脉细数;白细胞计数15900/立方毫米,中性83%,尿1小时白细胞排出数为703万个。辨证属热毒内蕴,以清热解毒为法,选具有清热解毒的处方二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静滴,日二次。3天后体温降至37.5℃,6天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分类均恢复正常。
(3)根据辨证分阶段治疗:患者入院后仍见壮热恶寒,头身疼痛,汗出口臭,口干不欲饮,频繁呕吐,水入即吐,腰胁胀痛,少腹胀满,尿频尿少,灼热色黄,肌肤灼热,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热毒蕴结膀胱,邪窜少阳,搏结胃肠,浊气上逆。治当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清热利湿。选处方三加减。
入院第4日起服,结合静滴抗炎1号,三剂壮热恶寒,身痛,口干口臭,呕吐,腹胀满等症均消失,尿频尿少、灼热减轻,尿量增加,日达1450~1900毫升,因呕吐已止,入院第8日加减以活血凉血解毒。
复查肾功能:非蛋白氮降至37.4毫克%,肌酐降至2.2毫克%。守方继进19剂,除腰痛外,尿路激惹症状消失,纳食增加,日进6两。
此后则按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湿热未尽辨证,以温肾化浊,益气生血,佐清利为法。选处方四加减治之。续进31剂,因怕冷去苡仁加附片15克以温肾,又进15剂,症状基本消失,面色好转。
共住院64天。出院时复查心电图,Q-T间期延长消失。
尿常规:蛋白(一),白细胞,上皮细胞极少。尿1小时白细胞排出数为24,500个,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至50容积%,非蛋白氮下降至27毫克%,肌酐下降至0.34毫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麝浊、锌浊均正常。钾上升至3.83毫克当量/升,钙上升至4.3毫克当量/升。钠下降至135毫克当量/升,氯92毫克当量/升。酚红排泄试验上升至67.5%/2小时,红细胞上升至316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上升至8克%,蛋白电泳分析(%):A77.5,0.2.6、α23.8、B4.5.771166..大便常规:软便色黄,蛔虫卵0~15未查见滴虫。尿莫氏比重:最高1.023,最低1.009,两者相差0.014.夜尿量220毫升。基本治愈出院。
经集体讨论后,认为本例为:邪热留恋阴分,阴液亏损而虚热 不退。治疗以养阴退虚热为主。予处方服之。
患者于1976年12月16日起,服以上集体拟订之处方。体温逐 日下降,服10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观察数日,体温始终稳定 于36.6~37℃。遂于1976年12月29日出院。出院后曾继服上方14 剂。出院1年半随访,患者体温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并于1977年 恢复全天工作,1年多来无一天病假,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可谓已 获痊愈。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8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