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未知
来源:
印刷:铅印
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证的一种。它的临床证状错综复杂,西医认为都是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不平衡,或者由于这些过程有某些不协调所致。从中医的理论来分析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消瘦,极易疲劳,面色不华,筋惕肉晌,脉象细弱——肝血虚;头胀头痛,面部轰热,手足心热,潮汗,舌质红,脉细数——肝热;头晕,偏头痛,眼花目干,泛浮欲吐,脉细虚弦——肝阳;四肢麻木,颤抖,头晕欲倒,脉沉细弱或浮弦无根——肝风;头胀,胸闷太息,胁肋胀痛,腹胀腹痛,嗳气矢气,脉弦——肝气;头昏,胸膈不畅,多疑善感,忧郁不乐,食呆寡味,脉沉弦或细涩——肝郁;头脑胀痛,口苦口干,急躁激怒,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弦数——肝火;心慌心悸,健忘惊惕,思想不易集中——心血虚;心烦闷乱,不易入睡,睡则易醒,多梦多汗——心火旺;耳鸣,腰膝疫软,遗精早泄,咽喉干痛,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脉象细数——肾阴虚,相火旺;怕冷,手足不温,性欲减退,阳蒌,小便频数清长,脉沉迟无力——肾阳虚;消化迟钝,脘腹饱闷,大便溏泄,脉濡缓——脾阳虚;纳食减少,嗳腐恶心,脘腹胀痛——胃气滞;神思澹荡,困倦无力,心悸,失眠,胸烦,足冷——心肾不交。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神经衰弱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从中医理论来讲,病因方面,应以七情、劳倦为主,与体质和大病、久病后也有一定关系;在脏腑经络方面,多为肝、心、肾和脾胃的病变。总的来说,属于内伤范围。进一步从这些证状的主和次,多见和少见及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其中肝的病变又占着重要位置。因肝同心、肾和脾胃有生克关系,当肝有病变时往往影响到这些内脏,而这些内脏有病也多影响到肝,这就会出现许多复杂的证状,特别是肝证状最为多见亦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