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年代:未知
医家:贺季衡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先状为消涡虽有上、中、下消之分耐病之
本,总不离乎肾中阴阳不足。阴虚可致热盛津伤,纵有热结,亦属本虚标实;阴损及阳,可致湿积难化,阴四起,但其病本仍为肾气不足。本病治法,般有清肺、清胃、滋肾、益肾(阴阳两顾)之分,但在临证应用时,又必须因证制宜。如有为肺、胃两清(病起之初);有为三消并治(久病)。但治三消常以滋肾或温肾为基本之法,然后各按兼夹之证加减。其在兼夹证中,以夹湿证较难处理。因湿之与消,治难统一,往往治消碍湿,治湿碍消,虽欲兼顾,实难两全,故在立法选方中,必得分清主次,方能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