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升阳法治疗晨泄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晨泄又名五更泄,亦称肾泄。前二者是以发病的时间为名,后者以病理变化命名。此病临床不少见,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所致。因为肾司开閤,主前后二阴。肾阳不足,关门不固,所以在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极盛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因此前人治疗,每用椒附丸,五味子散、四神丸等,温肾固涩。但在实践过程中,用上述方法治疗,效者固多,不效者亦复不少。其故何在?曾读李东垣书,他论泄泻,认为是湿病,脾虚者,是“湿寒之胜,当助风以平之”,亦是“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见《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深受启发,对部分疗效不佳的病情,改用升阳方法,并多加风药以升清。从此大显功效,无论病程久暂,凡属脾虚湿胜,清阳下陷的病情,近期远期,疗效均佳。曾治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晨泄病例,均获良效,观察多年,亦很巩固。后读《儒门事亲》,亦有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