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伤寒
年代:未知
医家:矢数道明,大塚敬节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症状:本病潜伏期为8日乃至21日。前驱明:有时不出现症状,或有恶寒及不规则之微热,全身倦怠,食慾决乏,不眠,神经痛,尤常发现后头神经痛或三义种经分枝之神经痛,并患者多觉大腿肌肉疼痛。前记诸症候,常与频回之恶塞同时出现,次则高热稽留,其他之伤寒症状亦逐渐出现。肠伤塞之显着症状,即伤寒舌,蔷薇疹,伤寒性下痢,脾脏踵大,伤塞便,及血清反应等。本病体温,有固有热型及经过,在诊断上极鸳重要。0发病第一週(肠粘膜淋巴滤胞髓漾睡胀时期)热度渐次阶段式上昇,到第二週(髓样睡胀之赐淋巴滤胞形成壤疽及腐痂时期)热度留于摄氏35°—40°。到第三週体温在一日中,有显着变化,到第四週(即伤寒溃疡形成瘢痕时期)体温昇降更爲显着,此期在最初,一日中最高温度虽无变化,但最低温度则渐次下降,典后热度逐渐下降,终至于平温。然此热型亦常有例外不完全如此,乃由于疾病之强弱或併发症之有无及轻重等而各不同。无併发症的轻症者,稽留煞期间亦暂短,或全经过虽然不短,但热度不稽留而呈弛张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