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头
拼音名
wū tóu
别名
乌头、五毒根
拉丁名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性味
辛,热,有毒。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于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2。蓇葖果长圆形,由3个分裂的子房组成。种子黄色,多而细小。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